色斑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这些美白方法都没用 [复制链接]

1#

俗话说:一白遮百丑,一黑毁所有,美白这件事情,无论何时都是亚洲女性的追求。

有兵法说:防守是最好的进攻。要想不让自己在岁月、工作和娃的历练中,变成“黄脸婆”,就要防患于未然,先下手为强。

“吃维C可以美白”

“美白丸、美白针可以突击式美白”

“美白精华好用吗?”

……

到底哪些是行之有效的美白方法?怎样才能科学美白?

你被这些美白“秘籍”坑了多久?

美白误区一:敷牛奶面膜“以白补白”

想要拥有牛奶一般顺滑、白净的皮肤,就要用牛奶敷面膜?

牛奶90%的成分是水,水对美白来说并没有帮助。

传说中可能有效的牛乳蛋白分子,一是它个头太大没法儿进入皮肤内部,二是它没有调节黑色素代谢的作用,自然也无法让皮肤变白。

敷了牛奶面膜就觉得自己变白的朋友,多半是因为水让皮肤变得湿润,心里就觉得自己变白了。

同理还有黄瓜片面膜。用黄瓜敷脸确实会让脸变湿,但是你用湿毛巾敷脸一样会让脸变湿,这些大分子黄瓜汁液并不能穿透皮肤屏障渗透皮肤,补水保湿的效果都不会达到。

美白误区二:多吃VC丰富的食物会变白

很多食物中确实有抗氧化、美白效果的成分,维生素C就可以抑制黑色素形成。

但是实际上平时吃的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有限,基本上被消化掉了,几乎不能对皮肤产生影响。

而且过敏体质的朋友吃过多的维生素C,并且晒了太阳后,还可能带来新的问题,比如日光性皮炎。

所以想靠食物来美白是不靠谱的,只能安慰下自己的大脑和味蕾,图个吃得开心吧。

美白误区三:美白丸、美白针会有奇效

这个世界上99%的难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就跟变瘦一样,美白也没有捷径,是一个长期、循序渐进、系统性的工程。

“美白针”和“美白丸”主要成分是传明酸(氨甲环酸)、谷胱甘肽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抗氧化剂和其他各种微量元素。

这些成分确实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以及促进其代谢,起到美白的效果。

但是这些成分都是复合药物,药量非常大。使用它们可能导致血栓、月经量减少、结石、过敏等反应甚至肝功能异常。

emmm……跟美白相比,还是命要紧。

想美白,做好这两件事

皮肤由白变黑,其实是经历了以下的过程:

1.紫外线刺激黑素细胞增殖

2.黑色素在黑素细胞内生成

3.黑色素转移到角质层

4.黑色素在角质层形成色斑和色素沉着。

因此,美白的第一步,是提防紫外线。而防晒,不分季节,不分天气。

除了合理选择以及正确使用防晒霜,物理防晒更重要。在阳光特别强的时候尽量不要出门,在户外太阳伞、太阳镜、帽子、丝巾等装备联合使用,才能达到防晒效果的最大化。

防晒之后,各种美白产品也得跟上。

根据皮肤变黑的原理,美白产品中能够有效美白的成分主要有4类:

抑制酪氨酸酶:熊果苷、曲酸、传明酸等

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过程中,其中酪氨酶在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。所以,使用破坏酪氨酸酶的产品很重要,比如熊果苷、曲酸、传明酸等。

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。

抗氧化:维生素E、维生素C衍生物、视黄醇等

在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中,氧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因此添加抗氧化剂,也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。

常见的抗氧化成分有维生素E、维生素C衍生物、视黄醇等。

阻止黑色素输送:烟碱酰胺

如果黑色素已经被造好了,这时候也别慌,我们还可以阻止它的输送,比如使用含烟碱酰胺。

这就好比工厂制造商品,当货物运不出去的时候,工厂就只能停工了。

剥落角质:果酸、水杨酸等

当黑色素制造好,也被成功运输了,斑点已经形成。那我们就只能靠剥落角质层来加速角质的更新速度,从而达到祛斑美白的效果了。

但是,要注意的是,以上这些美白成分要组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美白功效,所以优质的美白产品应该复合不同的美白成分。

目前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,证明成分的浓度到底多少才有效。只能说,可以尝试这些产品,并从浓度低的开始尝试。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美白产品。

拒绝皮肤暗黄,除了保护好我们的皮肤屏障,防晒美白外,还涉及到补水保湿、防晒、祛斑、选对护肤品等问题。我们的皮肤是一个整体,一个环节不注意,其他环节做的再到位都是白费功夫。

希望大家在变美的路上步履稳健,好好护肤,一辈子都不给别人喊“黄脸婆”的机会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