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灰斑病的症状特点
1、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、叶鞘及苞叶上。
2、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,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。
3、病斑灰褐色,后期病斑中间为灰白色,边缘褐色。有时病斑连片,使叶片枯死。
4、发病后期在叶片两面(尤其在背面)均可发生灰黑色霉层,即病斑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最终导致叶片完全枯死,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。
玉米灰斑病的防治方法
一、农业防治
1、选用抗病品种
不同的玉米品种间表现出有明显的抗性差异,因此生产上要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,如先玉、齐单1号、北玉16号、成单、豫玉22、农大等,这些玉米品种都表现为高抗灰斑病。
2、轮作倒茬
进行大面积轮作倒茬,实行间套种,合理控制种植密度。
3、清除病残体
玉米收获后,及时深翻,清除田间病残体,集中烧毁或深埋,尽量减少越冬菌源数量。
4、加强田间管理
适时播种,加强田间管理,科学施肥,适当控制氮肥用量,增施磷、钾肥。科学浇水,雨后及时排水,防止湿气滞留,并做好通风透光等工作,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性。
二、化学防治
发病初期喷洒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,或40%克瘟散乳油-倍液,或50%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倍液,或25%苯菌灵乳油倍液,或20%三唑酮乳油倍液。间隔7-10天喷一次药效果较好,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。
免责声明:此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正、删除。邮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