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较好的皮肤科医院 http://m.39.net/pf/a_4781490.html黄褐斑中医称为“黧黑斑”、“面尘”等,病因多端,发病机制尚不明了。中医对本病的描述可追溯至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燥淫所胜,民病面尘,身无膏泽。”中医治疗黄褐斑与西医相较,具有显著的优势。我们致力于本病的研究二十余年,在辨证、治疗方面积累一些经验体会,今整理成文,与同道分享。
一、黄褐斑的成因与证治
黄褐斑的主症就是面部的色素沉着(淡褐斑),传统中医理论把色素斑归为“瘀滞”、“结滞”、“血瘀”,《普济方》认为:“痰饮积于脏腑,风邪入于腠理,使气血不和,或涩或浊,不能荣于皮肤,故变生黑?。”《外科正宗》曰:“黧黑斑者……火燥结成斑黑”。因此,总体来说,黄褐斑的辨治就是查寻“瘀滞”的成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。
黄褐斑“瘀滞”的形成,一般认为和肝、脾、肾有关,肝郁气滞、脾虚湿滞、肾虚血瘀是最常见的原因,三者还时常兼夹,形成较为复杂的证候。此外,外邪侵入,尤其是风热之邪入络,导致热瘀阻络,是春夏发生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之一。
我们对本病进行了长期的临床研究,归纳出如下证候和治疗方药。
1
肝郁血瘀证
病因病机是肝气郁结,气滞血瘀,络脉不通。
主症:好发于妇女面部,色斑淡褐带青,情志抑郁,月经色暗或有血块,经前乳胀,舌质淡红或暗,苔薄白,脉弦。
治法:疏肝活血。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:柴胡、白芍、川芎、当归、炒香附、枳壳、红花、桃仁、玫瑰花、甘草等。
2
脾虚湿滞证
病因病机是脾虚失运,湿邪内蕴,湿滞日久,络脉瘀阻。
主症:面黄不华,色斑污黄不泽,纳差,便溏或黏,乏力,舌淡红而胖或边有齿痕,苔白腻,脉弱或濡。
治法:健脾祛湿。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:党参、炒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薏苡仁、炒扁豆、炒山药、砂仁、川芎、红花、甘草等。
3
气血两虚证
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,不能荣养而涩滞。主症:面色黄白不华,色斑淡褐,边界不清,乏力心悸,少寐多梦,月经量少色淡,纳差,舌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治法:补气养血。方用归脾汤或八珍汤加减:炙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川芎、炒白术、茯苓、炒枣仁、龙眼肉、红花、陈皮等。4
肾阴不足,肝郁血滞证
病因病机:肾阴亏损,水不涵木,加之肝郁血瘀,面生黑班。
主症:面色暗而无华,色斑浅黑或褐青,心烦易怒,口干,腰膝酸软,耳鸣,少寐,舌稍红,苔薄少或有裂纹,脉细弦。
治法:滋阴补肾,舒肝活血。方选二至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:墨旱莲、女贞子、生地、白芍、柴胡、丹皮、栀子、土元、郁金、合欢皮等。
5
气阴两虚,瘀热阻络证
主症为色斑日久,边界不清,伴有口干,便秘,舌淡红或稍红,苔薄白或薄少,脉细。
治宜养阴益气,活血消斑。方用生脉饮加味。生晒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、生地、丹皮、桑叶、白僵蚕、丹参、玫瑰花、甘草。
6
风热灼络证
多为过度曝晒而致风热郁肤入络,导致瘀热阻于孙络。
主症:春夏日晒后发病,色斑淡褐,饮食、二便如常。舌淡红或稍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无异常。
治宜疏散风热,通络祛斑。方用辛凉通络饮(自拟方):桑叶、薄荷、黄芩、生地、赤芍、益母草、白僵蚕、枳壳、生甘草。
二、临证体会
1
疗程长,依从性很重要。要让患者对治疗有信心,首先是患者必须对医生有较高的信任度,这种信任度来源于医生诊疗认真的态度、沟通的技巧,以及实实在在的疗效,要经常有适时基于疗效的鼓励,令患者坚持治疗下去。
2
证候虚实夹杂,应补泻兼施。黄褐斑总体来看,其证候特点是虚实夹杂。如气血两虚兼有瘀血阻络,肾阴不足兼有肝郁血滞,气阴两虚兼有瘀热阻络,脾虚失运兼有湿瘀阻滞,气虚兼有气郁,等等。通常,病程短者,属实证者多,病程长者,虚实夹杂者多。临证务必补泻兼施,如补气与疏肝理气并举,滋阴与活血共用,健脾与化湿活血配伍,等等。当然,补与通的孰轻孰重,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,把握好这个“度”,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3
标本兼治。单纯的内服药起效慢,配合外用消斑霜可以显著提高疗效。临床体会,消斑霜含有维甲酸者春夏季昼日不用,宜睡前用,以免增加光敏。同时告诫患者注意避光防晒,以免加重病情。我们还配制纯中药的祛斑面膜,用牛奶和蜂蜜调成糊状外涂色斑处,可以增强疗效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