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界的颜色多数不会以均匀的形式出现。古人很早就发现这一规律,并将其运用在日常生产中。
在陶瓷釉色的追求中,斑状釉色的出现可能是个偶然,但追求变化,追求自然的主观愿望,使古陶瓷的偶然最终会走向必然。单一色泽的陶瓷在某时刻会让人产生审美疲惫,因此追求色泽变化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工匠们的愿望。当其愿望最终实现,原来陶瓷可以具有另一类审美。
东晋青釉褐斑四系壶
唐朝时期,花釉随着西域拍鼓的流入与传播,悄然登场。这种斑驳陆离的釉色,传达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学特质,让古人知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。在陶瓷的生产上,古人不再囿于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,纷纷开始探索新路。
唐黄釉绿斑席纹执壶
色斑类瓷器,如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。唐代生产的色斑瓷器首推拍鼓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的唐黑釉蓝斑拍鼓,早年就被定为国宝。此鼓长近60厘米,鼓身起弦纹七道,中间细两头粗,粗细比例悬殊。黑色器身上的色斑,不严谨、不规则,明亮抢眼,极具异域风采。
唐黑釉蓝斑拍鼓
宋代陶瓷装饰百花齐放,民窑八大窑系,南北均衡。南方龙泉窑、景德镇窑、吉州窑、建阳窑与北方耀州窑、定窑、磁州窑、钧窑等相互呼应,充分体现了南北方相同的美学追求中微妙的差异。宋瓷上的纹饰多以花草鱼虫、翎毛走兽为主,反映了宋代人对自由天地的追求。
北宋黑釉褐斑罐
但有一点是例外的,宋朝磁州窑生产的铁锈斑器物,沿袭了唐花瓷的风格。铁锈斑装饰有别于宋代主流的具象手法,属抽象绘画类型。这类作品分两类,一类色斑呈无规律分布,如大英博物馆藏的黑釉铁锈花斑圆腹瓶;一类则呈有规律分布,如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的黑釉铁锈斑瓶。
北宋黑釉铁锈斑瓶
在铁锈花装饰中有一类常见的碗,其铁锈花装饰一般五瓣呈现,宛如盛开的花朵。这种碗民间有一极俗的称谓,叫“狗舔碗”。这类碗地域性较强,仅在华北地区发现,应为地方流行产品。
元代?龙泉铁锈斑玉壶春瓶
而元代时期生产的釉里红瓷器也属于色斑的一种。但因为铜红釉的烧制难度颇大,产量低,传世宝甚是少见。明朝时期,未见有色斑作品再占有一席之地。
清康熙时期,陶瓷的生产得以恢复,出现了不少创新品种,其中就包括虎皮三彩。虎皮三彩是素三彩的变种,它将素三彩的一贯陪衬地位升至主角,让黄绿紫三色尽情展现。
清康熙虎皮三彩撇口碗
雍正、乾隆的窑变釉一直追摹古意,少量作品偶有呈现斑状,如红底蓝斑或蓝底红斑。雍正款仿钧太白坛,红斑在腰间呈现环状,与口部红色呼应;乾隆款窑变釉钵形缸,红斑连成片,穿插于蓝色之中,气象万千。
-TheEnd-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