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斑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皮肤黄褐斑的进展与治疗何黎老师在C [复制链接]

1#

何黎老师在CDA年会上的报告之学习总结(本学习总结转自其他论坛,觉得非常好,所以转到这里与各位坛友共同分享)黄褐斑又称肝斑,常发于女性,在脸颊上大片成对出现,成因还不明确,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。葛西健一郎先生在《色素的治疗》一书中对其原因作了猜测,而且不建议象其它色斑一样用激光治疗——因为这样做往往让问题加重。他认为黄褐斑可能是由于皮肤屏障损伤导致的,推荐采用氨甲环酸(妥塞敏)保守治疗,并且建议女性避免化妆和过于用力摩擦皮肤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吴溯帆教授的试验证实氨甲环酸对黄褐斑是有效的。在本次CDA年会上,何黎教授就黄褐斑的进展与治疗作了专题报告,内容非常创新,而且应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。冰寒就会议上学习到的内容总结并向各位报告。1.黄褐斑的发生原因20医院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调查,共收集个病例,发现多种因素和黄褐斑有关:△紫外线(85.2%)△皮肤类型(49.9%)△遗传(30.4%)△化妆品使用不当(29.4%)△外用糖皮质激素(14.9%)△睡眠(12.2%)△口服避孕药(7.3%)△系统性疾病(甲状腺病2.5%、妇科疾病11.8%、肝脏病2.4%)何老师认为发病机制与四方面相关:①皮肤屏障受损②炎症反应③色素代谢障碍(黑色素分泌增多)④血管功能异常冰寒认为这些论点佐证了前人的一些事实和猜测:A、葛西健一郞的推测;B、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的事实;C、血色素在色素沉着中的作用。何老师团队对84例黄褐斑患者的TEWL值进行了测试,发现黄褐斑患者的TEWL值显著上升,病理研究发现,黄褐斑患者的角质层层数显著减少(9.4层),正常皮肤为18层。这证实黄褐斑与屏障受损显著相关。相关的免疫学研究再次确认了这一结论。病理研究还显示,黄褐斑患者真皮浅层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。途径很可能是:△皮肤屏障受损,导致IL-1α(白介素-1α)、TNF-α、GM-CSF,IL-6等因子增多,激活炎症细胞,进而激活黑色素细胞,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。△紫外线作为诱发因素,促进黑色素生成增多。△血管变化:黄褐斑真皮层血管数量及管径比正常皮肤增加,而且CD34(细胞表面磷酸化糖蛋白3)、VEGF(血管内皮生长素)表达增加,提示血管因素参与了黄褐斑发病。△血液淤积(以及红细胞溢出死亡),造成的含铁血黄素加重色斑。调查表明干性皮肤更易发黄褐斑。这是因为干性皮肤的特点,导致其比较脆弱,更容易受到伤害。△水分含量少:黑色素代谢障碍,不能及时将黑色均匀运送到表皮;△皮脂缺乏:皮肤保湿功能弱,而且对曝光的防护作用弱,导致皮肤易受刺激,耐受度低(皮脂膜是重要的生化防晒屏障)△角质层较薄:阻隔、防护能力弱,水分易流失,对外界刺激敏感,更容易发生轻微炎症,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。根据上述机理的探究,何老师把黄褐斑分为四种型:△色素型(M):由黑色素(Melanin)为主导的类型;△血管型(V):毛细血管(Vascular)溢、裂、扩张的类型△色素优势型(MV):M、V的作用都有,但是M大于V。△血管优势型(VM):M、V的作用都有,但是V大于M。2、黄褐斑的分型黄褐斑的分型,为黄褐斑的治疗指明了方向。M是炎症的后果,V是炎症正在发生的标志。因此不难理解葛西健一郎先生的困惑:当炎症正在发生时,使用激光等治疗,会加重炎症,进而使黑色素细胞更加活跃。当有炎症混合发生时,应当首先控制炎症(处理好V),而后消除黑色素(M),不能在V型或者M+V的混合型斑上使用激光。使用玻片压片法可以很容易地鉴别黄褐斑属于哪一种型(这真是一种简单、聪明的方法!),方法如下:将玻片压到黄褐斑区,查看颜色:M型:颜色完全没有变化,因为黑色素不会被压跑。V型:颜色消褪,变成白色,因为受挤压,血液被压跑了。上图就是典型的V型。MV型:小部分消退红色,留下较大量黑褐色;VM型:大部分红色消退,留下少量黑褐色。3、黄褐斑的治疗原则1.祛除可能的诱发因素:日晒、避孕药、充足睡眠2.恢复皮肤屏障功能:舒敏、保湿,主要依靠功能能性护肤品及日常良好的习惯3.抗炎:复方甘草酸苷,80mg/次,每周2~3次静脉滴注。1个月后,口服50mgBid,再按分型优化治疗。甚至有人在抗炎、修复屏障治疗后一个月即可明显改善。4.抑制色素生成。5.改善血管功能。6.根据分型,优化治疗。优化治疗的方案如下:系统用药:抑制炎症,改善血管脆性、活血化瘀,改善微循环△维生素C、E△氨甲环酸△谷胱甘肽局部用药:△氢醌/复方氢醌、熊果苷等脱色剂,消除黑色素;△美白护肤品,如薇诺娜美白乳:青刺果、马齿苋、甘草黄酮、三七等中医中药治疗医学美容治疗△果酸换肤△左旋VC导入△激光:C6-低能量,大光斑△保护皮肤屏障:医用护肤品4、各型治疗分案色素型(M型):抑制酪氨酸酶。如:△谷胱甘肽2次/周△口服氨甲环酸0.25,bid(一日2次),3个月△激光Q-,低能量大光斑,每周一次,10次。△左旋VC导入1次/周,果酸(20%~50%)等1次/周,8次。血管型(V型)改变血流,增加皮肤含氧量,常用△灯盏细辛:20ml,20ml,静脉滴注,biw(两周一次),1个月。△三七丹参片:2片,tid(一日3次),三个月△K8导入肝素乳剂V和M的混合型兼顾两者治疗。果酸仅用于MV型。混合使用上述二型的治疗方法。以下是一个VM型治疗三个月的案例:后记这场报告是在CDA年会上我听的几十场报告中最精彩、最有价值的之一。理论有创新,方法有依据,效果很可靠,操作很简便。我在CDA医院皮肤科张慧敏教授等也试验了一种新的方法,使用一种特殊的巴布剂,在晚间持续为皮肤输入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衍生物,针对黄褐斑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改善效果。以下是处理8周的效果照片:这些研究进展很可能成为黄褐斑“终结者”,今后黄褐斑可能会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了(写到这里,禁不住再次向这些大师表示敬意)。根据报告的内容,以及前人的总结,也很容易预防黄褐斑的发生:△防晒△保护皮肤屏障,不要用错误的方法伤害皮肤△注意日常补充维生素C、E等既能抑制黑色素,又可增强血管弹性。△不要使用劣质的、对皮肤有伤害的化妆品△正确而谨慎地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,避免使用速效的、可能含激素的美白化妆品拒绝黄褐斑,可以做得到,YES!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