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斑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黄褐斑的中医与现代医技联合疗法 [复制链接]

1#

黄褐斑中医又名“黧黑斑”、“肝斑”、“蝴蝶斑”等,患者多以面颊、额颞、眉周、唇周等多部位出现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为特征。一般青壮年女性多见。

黄褐斑虽长于面部,但根在脏腑,它的病机主要是肝郁气滞、劳伤脾土、虚劳伤肾、外感风邪等。肝藏血,主疏泄条达,如肝郁不舒,则气血郁结;脾统血,主运化升清,乃后天之本,若脾虚失运,或水湿、痰饮阻络,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,气血生化乏源;肾为先天之本,若肾阴不足,精、血、津乏源,则虚火上炎,火燥结于面。因此,肝、脾、肾三脏的功能失常,均会导致气血悖逆,气血郁滞,颜面失于荣养。

正如《诸病源候论》所说:“面黑皯者,或脏腑有痰饮,或皮肤受风邪,皆令气血不调,致生黑皯。五脏六腑、十二经血,皆上于面,夫血之行,俱荣表里。人或痰饮渍藏,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,或涩或浊,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。”

我们中医疗法采用活血化瘀、疏肝理气、调整经络气血阴阳的原则,运用现代医技穴位注射药物和中药内调治疗,充分发挥穴位和内调中药对疾病的综合治疗作用。

通过穴位、药物、多针联合达到治病目的。一方面药物和针刺直接刺激穴位,使之产生经络效应,发挥功效;另一方面,进行穴位注射后,药物沿着经络经气直达病所,发挥药理作用。同时,直接局部注射,更能快速消除瘀斑,标本同治,治疗的速度和效果更加明显。

在治疗方面,我们大概以分型联合治疗,我们现代中药制剂提纯度较高,给我们治疗带来了更确切的疗效。

肝郁血瘀:表现为面部红褐色斑片多呈地图样,不均匀,伴有月经不调,经前色斑加深,乳房胀痛,烦躁易怒,或伴有胸胁胀闷,舌苔薄白,舌质红,有瘀斑,脉弦滑,

常用方剂:柴胡疏肝散加减。

针灸疗法:穴位注射加局部阿是穴注射中药针剂肝俞、内关、神门、血海、足三里、太冲。注射丹参注射液。

肝肾虚:表现为面部深褐或黑褐斑片,状如蝴蝶,边界尚清,伴腰膝酸软,失眠多梦,五心烦热,舌质红,苔少,脉沉细,

常用方剂:六味地黄丸加减。

针灸疗法:穴位注射加局部阿是穴注射中药针剂肺俞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。注射用胎盘注射液。

脾虚致血虚:表现为色斑隐隐,边界不清,伴神疲乏力,饮食不佳,脘腹胀闷或带下清稀,舌淡,苔腻,脉弦滑。

常用方剂:归脾丸加减。

针灸疗法:穴位注射加局部阿是穴注射中药针剂肺俞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血海、足三里、加减注射用当归注射液。

具体做法如下:主要穴位注射按常规消毒,用5ml注射器吸取药液,与皮肤呈垂直方向刺入肌内约0.5寸深,抽无回血,缓缓注入药液,每周1次,10次1个疗程。每次选4~6个穴位,表面隆起一小皮丘即可。药液根据病情确定。阿是穴用多针注射,层次在真皮与表皮之间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