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褐斑的发病机理,在中医看来,就是有瘀了。这个瘀是在表皮的络脉中。所以祛斑单靠激光、化妆品等等是不能除根的,需要经过辨证,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瘀,才能结节。
遇到这样一个患者。35岁,中年职场白领女士。初诊时,自述出现黄褐斑已经有一年半时间。出现色斑的同时,感觉身体没有力气,消化不好,经常不想吃饭,有时候一天一顿饭。脸色暗沉,两颧骨位置可见大片黄褐斑,溏泄。时常经量偏少,颜色较暗。伴有血块,舌质发暗,有明显齿痕,舌苔白,脉弦细。辨证为因脾胃虚弱,气滞血瘀引发的黄褐斑。
随即开方如下:白术,党参,茯苓,山药,当归,川芎,熟地黄,莪术,泽兰,红花,桃仁,炙黄芪,僵蚕。20付,每日1付,水煎服。
二诊:患者面色变亮许多,色斑区域有减少,人开始有精神,大便溏泄现象缓解,遂又加谷芽酸枣仁、稻芽健脾理气。20付。水煎服。
三诊:色斑明显减退,大片的区域已减退为斑点状,入睡安稳,睡眠好,大便成形,经量增多、已无血块。遂方中减去稻芽,谷芽,加如枸杞子、杜仲、山萸肉、菟丝子养血补肾。20付。水煎服。
四诊,已无明显症状。嘱咐继续服用一个月加以巩固。
在黄褐斑辨证上,多见过度劳累造成脾胃虚弱,气血虚弱,这就是该患者出现的面色黄,无食欲,无精神,不爱说话等等症状的原因。气血亏虚时间就了,,头面肌肤失去气血滋养,气血运行缓慢,就会形成各种瘀,就形成了面部的色斑,或者月经中的血块等等。所以根源上说,病理机制在于脾气亏虚,气滞血瘀成斑。所以看黄褐斑的要点并不在外治皮肤,而是以补中益气、活血化瘀为核心。辨证舌质时也多见多舌质,舌下有明显静脉迂曲。需要活血化瘀通络。
开方思路上,方中茯苓、黄芪、白术、党参、山药健脾理气;当归、桃仁、川芎、莪术、泽兰、红花、熟地黄、养肾活血。莪术行气止痛。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莪术会耗气,应中病即止,不能长用。
复诊时面部色斑消退,其他症状明显减轻,证明辨证无误,用药得当。故待脾气恢复,用补肝肾的药材如枸杞子、山萸肉、菟丝子、杜仲等,加以补血养血。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症状已基本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