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位:无忧文秘新学术部山东济南
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加性损容性皮肤病,典型临床特征为面部对称性、大小不一、边缘不规则、无自觉症状的淡褐色到深褐色或灰褐色斑片,女性多见。黄褐斑病因复杂,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现普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、色素代谢异常、紫外线照射、内分泌因素、自由基损伤、皮肤血管因素、皮肤屏障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。
1 遗传易感性
不同人种黄褐斑发病率存在差异,深肤色人种发病率较浅色人种高,好发于FitzpatrickⅢ-Ⅵ型的人群,如西班牙裔、拉美裔、亚裔和非裔。其中,约1/3的FitzpatrickⅠ~Ⅱ型患者有家族史,约1/2的FitzpatrickⅢ~Ⅵ型患者有家族史。有研究者[1]发现黄褐斑皮损处存在多种标记物的表达及基因分布,包括PPARA、ALOX15、DGAT2L3和PPARGC1A等。
2 色素代谢异常
人体肤色的深浅取决于黑素。黑素细胞增殖分裂、黑素合成、黑素代谢等过程,其中任一环节受影响均出现色素代谢异常。黄褐斑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病损处皮肤各层黑素含量增多。电镜下皮损处黑素细胞胞浆中高尔基体、线粒体、粗面内质网、溶酶体数量也增加。有研究发现[2],与非皮损处相比皮损处C-KIT和SCF的表达增加,说明在黄褐斑色斑形成中起重要作用。角质形成细胞(KC)分泌的干细胞因子(SCF),作用于黑素细胞膜表面受体C-KIT,MITF是SCF/KIT信号传导途径的下游分子,MITF-M是黑素细胞重要调节因子[3]。黑素合成关键酶酪氨酸酶(TRP),TRP-1影响黑素细胞的活力,TRP-2影响黑素生成的类型。部分治疗黄褐斑的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,而起到淡斑美白的作用,如氨甲环酸[4]、熊果苷[5,6]。
3 紫外线照射
紫外线照射是黑素细胞形成黑素的动力,增加黑素细胞活性,使TRP活化,黑素形成增多且移行加快。紫外线照射既可上调阿黑皮素原(POMC)及其MSH的表达,又可上调黑皮素受体(MCR1)的数量和活性。紫外线照射可触发针对UVR诱导的DNA损伤的SOS反应,通过增加蛋白激酶C(PKC)激活剂二酰甘油(DAG)从脂膜的释放,作用于黑素细胞促进黑素形成。紫外线照射致皮肤老化,表皮黏蛋白含量降低,脂肪酸代谢障碍,皮肤屏障受损,刺激KC产生多种细胞因子[7],如SCF、ET-1、α-MSH、bFGF、IL-1α、GM-CSF、PGE2、NO等,上调MITF、酪氨酸酶、多巴色素异构酶(DCT)表达,促进黑素合成增加[8]。
4 内分泌因素
有研究发现,口服避孕药、妊娠期、月经周期紊乱、性生活不协调、精神压抑等,上诉多种因素诱导女性体内MSH、雌激素、孕激素三者中一项水平增高时,导致黑素合成增多,形成黄褐斑[9]。紧张焦虑、工作劳累、睡眠不足等应激反应时,人体副交感神经兴奋,刺激垂体分泌大量MSH,黑素细胞抑制因子浓度降低,MSH可增加血清铜离子浓度,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强,MSH与MCR结合促进黑素颗粒的释放,黑素形成增多。雌激素分泌增多时,雌激素通过解除谷胱甘肽或-SH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,TYR氧化作用增强,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颗粒,使黑素形成增加;雌激素与黑素细胞内ER-β受体结合,促进TYR、TRP1、TRP2等黑素合成限速酶形成,从而协同催化底物多巴合成黑素。孕激素可促进黑素小体的传导及扩散[10]。有研究报道,黄褐斑患者的T4、FT4水平高于正常人。甲状腺素可促进组织的氧化,活化TRP,增加黑素形成[11]。
5 自由基损伤
活性氧(ROS)是化学性质活跃的含氧原子或者原子团,正常生理状态下,ROS生成与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。病理状态下,ROS生成与清除失衡,即氧化应激,过量的ROS堆积未及时被清除,造成蛋白质、脂质、核酸等物质的氧化损伤,从而引起多种疾病。有学者发现,黄褐斑患者存在氧化应激,即氧化与抗氧化失衡,过量的ROS未及时被清除,使生物膜的结构、功能受损而发病。与黄褐斑相关的ROS包括:NO、过氧化脂质(LPO)、丙二醛(MDA)等;与黄褐斑相关的抗氧化酶包括: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过氧化氢酶(CAT)、谷胱甘肽过氧化酶(GSH-Px)等。
LPO异常增多时,增强酪氨酸酶活性,加速酪氨酸氧化反应,黑素细胞内合成黑素增多;同时,LPO及其降解物丙二醛(MDA)还可促进氧化损伤,对蛋白质不断加成,促使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发生交联,使黑素生成增多形成黄褐斑。抗氧化酶CAT、SOD、GSH-Px可将H2O2转化为O2和H2O,有效地清除并且阻止自由基连锁反应,从而减少LPO的生成和破坏。黄褐斑过量ROS生成,超出抗氧化酶清除能力而致病。由于ROS与黄褐斑之间关系密切,因此干预机体的过氧化反应被认为是防治黄褐斑的有效手段之一。有学者发现[12]运用抗氧化剂,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谷胱甘肽等,降低体内ROS改善黄褐斑症状。
6 皮肤血管因素
有研究者[13]对20例具有典型皮损的黄褐斑患者行皮肤镜检查,结果发现其中14例皮损处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浸润,皮肤镜下表现为毛细血管网及淡红色斑片。有学者[14]发现黄褐斑皮损真皮层毛细血管数量及管径较正常皮肤增加,VEGF表达增加,提示血管因素与黄褐斑相关。有学者使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,治疗前后分别行组织病理、皮肤CT检测,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原皮损处色素含量及血管数量均明显下降[15],其与氨甲环酸抑制血管形成、减轻红斑的作用有关。有学者[16]在黄褐斑患者皮下进行真皮内0.05 ml(4 mg/ml)氨甲环酸微射,治疗后皮损明显缓解,再次说明血管因素与黄褐斑相关。
7 皮肤屏障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
皮肤屏障结构的完整性依赖于K6、K10、K14角蛋白细胞骨架建立。有研究者[17]行黄褐斑皮损处免疫组化,结果发现K6表达增加,而K10、K14表达降低,说明黄褐斑与皮肤屏障受损相关。有学者用皮肤无创性测试黄褐斑皮损处发现,与非皮损处相比角质层含水量显著降低,经表皮水流失显著增高,引起KC功能与结构障碍,不能将黑素及时运输到表皮;皮脂腺分泌减少,具有防晒作用的角鳖烯、维生素E、辅酶Q的含量减少,使皮肤抵御紫外线能力下降,刺激酪氨酸酶及黑素相关蛋白激酶活性增加,导致色素沉着。黄褐斑皮损处角质层较薄,对外界刺激敏感,使基底细胞层破坏,导致色素失禁和(或)巨噬细胞吞噬基底层KC和MC,使黑素在真皮浅层停留时间延长,产生炎性介质,引起皮肤炎症反应,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[18~20]。